聚焦锻造思政引领力,构建高校幸福生涯教育体系
测试人员2025-04-01
特色、突出优势,科学阐明了思想政治工作在教育强国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关键作用。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围绕锻造强大的思政引领力,对塑造立德树人新格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

  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建设的生命线。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思政引领力摆位在“六大特质”之首,深刻揭示了锻造强大的思政引领力是中国共产党创办和领导教育事业的优良传统、鲜明特色、突出优势,科学阐明了思想政治工作在教育强国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关键作用。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围绕锻造强大的思政引领力,对塑造立德树人新格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基于历史方位和时代坐标,高校开展幸福生涯教育是立德树人的重要环节,将思政引领力与幸福生涯教育深度融合,以思政引领力点亮理想之火、以幸福生涯教育引领航行之向,有组织地培养学生明确“我是谁”“我要到哪里去”“我怎么去”的关键问题,帮助学生在生涯发展中幸福奋斗、施展才华,让青春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火热实践中不断绽放绚丽之花。

  一、强化政治领导力绘制中国特色生涯教育蓝图

  教育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它直接决定着“培养什么人”这个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因此,锻造思政引领力,要将政治领导力作为首要内涵,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力培养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青年人才。

  高校应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以科学的人才观、成才观、教育观构建中国特色生涯教育蓝图,着力研究解决“培养什么人”和学生生涯发展的实际问题,在生涯发展中更加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心,确保教育事业发展始终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深化思想指导力完善“大思政”生涯育人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更加自信自强、富于思辨精神,同时也面临各种社会思潮的现实影响,不可避免会在理想和现实、主义和问题、利己和利他、小我和大我、民族和世界等方面遇到思想困惑,更加需要深入细致的教育和引导,用敏锐的眼光观察社会,用清醒的头脑思考人生,用智慧的力量创造未来。”这也正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涯教育中遇到的重要问题和工作方向。

[责任编辑:测试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