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雁城烽火”抗战寻访实践团:追寻红色足迹,传承抗战精神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陈敬高 2025-08-05
近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会计学学生第一党支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赴湖南衡阳,开展了一场融合历史探寻与青春对话的实践活动。团队通过走访陆家新屋、张家山抗战遗址公园等历史遗址,感悟革命历史、传承爱国精神,让三下乡的足迹成为行走的成长印记。  7月7日清晨,团队首站抵达衡阳市陆家新屋。

  近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会计学学生第一党支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赴湖南衡阳,开展了一场融合历史探寻与青春对话的实践活动。团队通过走访陆家新屋、张家山抗战遗址公园等历史遗址,感悟革命历史、传承爱国精神,让三下乡的足迹成为行走的成长印记。 

  7月7日清晨,团队首站抵达衡阳市陆家新屋。这座由清代记名提督陆成祖于1881年建成的古建筑,不仅留存着精致的木雕窗花、古朴的青石板路等历史遗存,更因见证衡阳保卫战而被赋予厚重的红色记忆。1944年衡阳保卫战中,这里曾是日军指挥部,斑驳墙体上的弹痕与枪眼至今清晰可见。团队成员驻足凝视,仿佛能透过时光看到当年守城战役的惨烈景象。“每一块砖瓦都像在诉说着过去,让我们真切感受到先辈们为家国拼搏的勇气。”一位队员在参观后深有感触地说。

   此间,团队先后探访了张家山抗战遗址公园、抗战纪念碑及全国抗战纪念馆。在张家山抗战遗址公园,队员们静默参观了20分钟,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阳光下的纪念碑庄严肃穆,“衡阳抗战纪念墙”上密密麻麻的烈士名字,让每一位成员都百感交集。这里曾发生过“以少战多、以弱战强”的激烈战斗,正是烈士们的浴血奋战,才换来如今的和平生活。公园内保存完好的战壕遗迹,让大家直观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也让课本上抽象的历史变得立体可感。

  在岳屏公园的抗战纪念碑前,团队成员整齐肃立,唐嘉灿同志发言表示,青年一代应不忘历史,铭记先辈付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抗战纪念馆内,泛黄的家书、锈迹斑斑的武器、详实的战役地图,共同构成了生动的爱国主义教材。当看到“衡阳保卫战持续47天,守军伤亡1.5万余人,歼灭日军4.8万余人”的史料时,团队成员陷入了良久的沉默,心中对和平的来之不易有了更深的体会。

  最后,团队转至衡阳市八中,邀请到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史专业学生、南雁甘冲图书馆首任馆长阳明函同志进行交流。阳明涵谈到,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而衡阳保卫战集中体现了湖湘儿女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精神特质。他还分享了自己参与公益、支教及创建图书馆传播传统文化的经历,展现了新时代湖湘儿女传承精神、践行担当的风貌。

     此次衡阳之行,既是一次深刻的历史学习,更是一场涤荡心灵的精神洗礼。团队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累计走访红色场馆4处,收集了丰富的视频和文字素材。成员们纷纷表示,通过实地研学,不仅深化了对中国抗战史的认识,更坚定了自身的理想信念。大家认为,三下乡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要把在衡阳汲取的精神力量带回校园,让红色基因真正融入青春血脉。团队后续将系统整理调研成果,通过主题班会、成果展览等多种形式分享实践感悟,让更多青年学子了解衡阳保卫战的历史意义,传承这份永不褪色的抗战精神。

[责任编辑:测试人员]
近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会计学学生第一党支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赴湖南衡阳,开展了一场融合历史探寻与青春对话的实践活动。团队通过走访陆家新屋、张家山抗战遗址公园等历史遗址,感悟革命历史、传承爱国精神,让三下乡的足迹成为行走的成长印记。  7月7日清晨,团队首站抵达衡阳市陆家新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