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考试课堂  |  英语
冰雪运动“难出山海关”?看“最美冬奥城”如何刷新认知!
王宇欣2021-02-26
延庆将向全世界展示美丽中国的生动实践。上冰上雪成为新时尚受制于自然条件等限制,冰雪运动在我国曾有“难出山海关”之说。冬奥会筹办以来,冰雪运动逐步“南展西扩东进”,北京、延庆的冰雪运动蔚然成势,上冰上雪,成为新时尚。32岁的赵岳,是土生土长的延庆人。9岁与雪结缘,在人生的黄金时期,他北上吉林学滑雪。在吉林省、国家级高山滑雪类比赛中多次获奖。他还成为本市首个在国家体育总局注册的高山滑雪运动员。

大年初八晚,盘卧在小海陀山脊之上的“雪游龙”里热闹起来,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迎来首场测试赛。国家雪车雪橇中心的赛道上,呼啸而过的雪橇、雪车提醒着人们,2022北京冬奥会的脚步近了。

自海拔2198米的小海陀山顶望去,长城、赛道、森林、城市……一幅“最美冬奥城”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山林掩映的冬奥场馆群

春寒料峭,国家高山滑雪中心7条雪道,在山间勾勒出洁白的曲线;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形似游龙、栩栩如生。

山谷一侧的冬奥村、山地新闻中心,有一座座四合院式的建筑,既有老北京四合院的古朴典雅,又不失现代风格的简约时尚,这是各国运动员在北京的“家”。

四大场馆的周围,则是漫山遍野正在萌发的青青草木。

不破山型、不夺山景,这是山林掩映的冬奥场馆群。不破坏生态、融景于自然,这是体育设施与自然景观和谐相融的绿色赛区。

如此画卷,并非一日之功。自动“第一锹土”前,到建设每一处场馆,“绿色办奥”的理念贯穿始终,生态修复和可持续计划与赛区整体工程一体推进。

北京林业大学教授罗菊春是生态修复专家。自2017年起,他就带领团队一次次登上小海陀,对赛区的生态环境本底进行调查。214万平方米、175处生态修复地块,全部落在一张图上。实施一处、修复一块,罗菊春及团队采用亚高山草甸剥离、边坡生态修复等先进技术,在赛区共栽植乔木7万株、灌木31万株。目前,203万平方米生态修复已完成,达到总计划的近95%。

在冬奥村“四合院”内,核桃楸树、大果榆、暴马丁香等300余株原有树木原地保护,陆续移栽“回迁”驻留冬奥村,人居其中,可观茂树美枝,闻清风之声;小海陀山脚下,22公顷的冬奥森林公园中,300多棵从赛区核心区移栽下来的珍贵树种遍植其间,走上步道,挺拔的树木,扑面的山风,仿佛低吟着山林的过往与未来。

生态之美,不止在赛区,还遍及1994平方公里的整个延庆。

妫河生态休闲走廊、官厅水库生态库滨带、北山生态休闲观光带、龙庆峡下游森林公园共10万亩的四大生态走廊为延庆戴上绿丝带,6个万亩森林、湿地公园星罗棋布,全区人均绿地面积达39平方米,是全市平均值的2.4倍。

这里的初春,山桃盛放,漫山遍野;盛夏,玉渡青山,碧波潺潺;秋日,长城蜿蜒、天朗气清;隆冬,雪落妫川、冰雪如画。

去年10月,近23公里的延庆赛区迎宾大道亮相。赛时,各方友人将沿着迎宾大道,穿越森林,进入赛区,欣赏冬奥盛会。

山美水美,再加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使延庆赢得了冬奥会的青睐。如今,冬奥会的筹办,正为延庆的大美生态注入强大动能。

2017年,延庆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2018年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2019年获评“国家森林城市”,2020年成为本市首个“中国天然氧吧”。冬奥会筹办以来,延庆荣获了国家环保部门开展的所有生态文明创建荣誉。

“京畿夏都宜居地,长城脚下森林城”的愿景正在变为现实,明年春节的冬奥盛会中,延庆将向全世界展示美丽中国的生动实践。

上冰上雪成为新时尚

受制于自然条件等限制,冰雪运动在我国曾有“难出山海关”之说。

冬奥会筹办以来,冰雪运动逐步“南展西扩东进”,北京、延庆的冰雪运动蔚然成势,上冰上雪,成为新时尚。

32岁的赵岳,是土生土长的延庆人。9岁与雪结缘,在人生的黄金时期,他北上吉林学滑雪。在吉林省、国家级高山滑雪类比赛中多次获奖。他还成为本市首个在国家体育总局注册的高山滑雪运动员。

[责任编辑:王宇欣]
延庆将向全世界展示美丽中国的生动实践。上冰上雪成为新时尚受制于自然条件等限制,冰雪运动在我国曾有“难出山海关”之说。冬奥会筹办以来,冰雪运动逐步“南展西扩东进”,北京、延庆的冰雪运动蔚然成势,上冰上雪,成为新时尚。32岁的赵岳,是土生土长的延庆人。9岁与雪结缘,在人生的黄金时期,他北上吉林学滑雪。在吉林省、国家级高山滑雪类比赛中多次获奖。他还成为本市首个在国家体育总局注册的高山滑雪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