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活动  |  活动公告  |  2020大学生  |  候选人1-35
贵州大学 冉诗学
2020-08-13
信念引领奋斗成长奉献绘就青春色彩——第十五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候选人个人事迹冉诗学,中共预备党员,贵州大学音乐学院2017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担任贵州大学音乐学院戏剧系团总支副书记、学生会主席,贵州大学易班工作站站长、贵州大学网络电视台主播,湄潭县大学生联合会主席。《强国青年》观察团观察员、贵州省演讲研究会会员、贵阳市戏剧家协会会员。“艺心.益行”助力脱贫攻坚志愿服务团队发起人。

信念引领奋斗成长 奉献绘就青春色彩

——第十五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候选人个人事迹

冉诗学,中共预备党员,贵州大学音乐学院2017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担任贵州大学音乐学院戏剧系团总支副书记、学生会主席,贵州大学易班工作站站长、贵州大学网络电视台主播,湄潭县大学生联合会主席。《强国青年》观察团观察员、贵州省演讲研究会会员、贵阳市戏剧家协会会员。“艺心.益行”助力脱贫攻坚志愿服务团队发起人。作为优秀学生代表,他还被贵州省委统战部、贵州大学选派赴香港参加“梦想家交流营”,2019中国青年论坛交流学习。

冉诗学_生活照2

他曾获“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贵州省“优秀学生干部”,贵州大学“三好学生”、“一等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志愿者”、“优秀共青团员”、“勤工助学先进个人”等各类奖项46余项。

他,一名平凡而优秀的学子。他,来自贵州的贫困山村,坚守着自己的梦想与担当。他,勤奋学习努力工作,积极投身实践,用爱和责任书写自己的青春故事。虽然家境贫寒,但凭借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奋勇拼搏的付出,在大一学年不但实现了经济独立,承担起自己的学费以及日常生活开支,而且以优异的成绩位列年级第一。他心怀感恩,扛起新时代青年应有的责任与担当!他是志愿服务的爱心大使,自2017年以来,积极投身公益实践,走进贵州脱贫攻坚“主战场”,进行实地考察调研,组建“艺心.益行”助力脱贫攻坚志愿服务队多次展开“助力脱贫攻坚”志愿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回馈社会。在此次疫情中,他义不容辞地成为了一名志愿者,抗疫事迹先后被新华社“新青年”、“天眼新闻”、“多彩贵州网”等多个媒体平台报道,单个阅读量1万+,为广大青年树立了榜样!

一、锤炼思想品质  争做“六有”学子

坚定信念 励志成才

他来自于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父母文化程度不高,父亲小学没毕业,母亲没读过书。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有趣童年,而他的童年“别具一格”。每当他和小伙伴儿们说起自己童年的经历,他们都觉得和冉诗学不是一个“世纪”的人。他的童年却充满了牛粪味,因为有大半的时间他在农田里度过,耕地、扛锄头、除杂草、施肥、浇水这些工作他再熟悉不过。父母外出务工,他一个人在家还要喂上一头猪,经济的拮据和劳动的艰辛并没有压垮年幼的他,反而使他更加坚强以及懂得生活的不易。

进入高中后,他就开始在图书馆勤工助学。同时,他还担任学生组织主要负责人,积极开展各类公益活动,走进敬老院、走进特殊教育学校、开展环境卫生清理等等。经过他的不懈努力,2017年,他顺利考入贵州大学。但学费问题抛在了他的面前,他没有像其他高考毕业生一样去享受生活,而是再次投入“打工”的行列中。进入大学后,别人的生活都是按天计算,而他的大学生活似乎是按分秒计算。除了努力学习以外,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还要兼职赚取自己的学费以及生活费。大一那年,他在遵义市辅导班兼职,那个时候还只有火车,没有今天的动车。他每周五放学开始赶火车,周一凌晨赶火车返校开始上课,白天辅导,晚上自己做作业、复习。他的大学室友评价说:早上起来看不见他,晚上睡觉前看不到他,这就是他的生活写照。他是每天晚上最后回到寝室、最后爬上床的那一个。

业精于勤 行成于践

在学习和工作中,他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朝着习近平总书记嘱托青年“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作为、有品质、有修养”的“六有”大学生迈进。进校以来,他刻苦钻研,勤奋学习,成绩名列前茅;作为学生干部的他一直保持初心,为老师分忧、为同学服务,深夜敢策划、布置会场、拉取赞助...从来不抱怨。在他心中,这就是一个学生干部应该做的,充满了价值和意义,也是对学校校训“明德至善 博学笃行”的坚守。

他先后多次获得省级、校级“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同时,他致力于志愿服务:第十一、十二届中国东盟教育周,数博会,酒博会,第八届海峡两岸心理高峰论坛,第十八届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学校学雷锋系列活动,学院敬老院慰问演出等活动,都能看到他的身影。2019年10月,他通过所在党组织考核,正式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二、疫情就是命令 防控就是责任

在防疫关键时期,做好志愿工作,这不仅是责任,更是命令。在用心用情的开展志愿服务后的时间,对父母的担心与思念也与日俱增。参加志愿工作以来,因为担心接触了太多人会影响到家人,他选择了一个人住在亲戚空出来的房子里居住,进行自我隔离。三十来天,坚持守在自己的岗位。作为志愿者,他不畏惧、不退缩、不喊苦、不叫累,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一己之力,辖区至今无一感染病例。

抗击疫情 立即行动

大年初二,全国人民都卷入了一场叫做“新冠肺炎”的战争。在老家陪父母过年的他,在看到团省委发布志愿者招募通知的第一时间,作为一名从事9年志愿服务的他毅然决定报名参加,当时由于系统故障,无法下载报名表,他便手写了报名表递交。大年初四,志愿者服务的通知一到就立即离家投身到这场“战疫”:协助团委老师完成志愿者招募的后期工作!审核上百份报名表、打无数个不知名的电话,他累并快乐着。

冲在一线 沉在社区

在家家户户闭门隔离的时候,他与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小伙伴们一起挨家挨户做摸底排查,在每户家门口张贴防疫《温馨提示》。马不停蹄却又不敢有丝毫懈怠地敲响一家一家的门,“您好,请问有没有接触过武汉回来的人,有没有发热咳嗽的症状···”,每次听到否定答案的时候,作为志愿者,这时无比心安。刚开始排查,他就遇到了几户从武汉返回人员。当问及当时是否害怕时,他说:“忐忑肯定有的,那会儿也没有时间思考,但如果真的自己感染换来了更多人的安全也值得!” 他们将防疫排查、宣传工作精准到1800余户4000余人,实现了辖区“全覆盖、无盲区”的工作目标。他先后还领发防护物资、生活物资100余批次,为防疫志愿工作提供有力的后勤保障。

展专业所长 献青春力量

此次疫情中,他感动于身边每一个默默奉献的工作伙伴,主动发挥专业所长,挖掘身边的典范人物,撰写发布10余篇文章。同时,他还为社区录制防疫顺口溜、防疫通告,每天定时带上高音小喇叭到每个小区进行宣传,以此提升群众的自我防范意识和对疫情防控的信心。标准的“播音腔”在各小区循环播放,他“拿小喇叭,展大温情”。此外,他还在学校党委宣传部的指导下拍摄和制作防疫知识小视频3部,在网络平台上进行投放,引起同学们的广泛关注。

心系家乡 助力发展

他不仅自己参加助力扶贫,还积极动员社会资源参与扶贫。疫情防控期间,他在共青团湄潭县委的指导下,筹建了湄潭县大学生联合会,把青年大学生的力量集合起来,助力家乡发展。在他的努力下,目前湄潭县大学生联合会成员达300余人。针对疫情期间留守儿童独自在家,无人辅导作业的情况。他筹划的第一个公益项目就是对留守儿童进行“一对一”结对教育帮扶,为孩子们辅导功课。学联成立后,他还积极筹划各种公益活动,母亲节关爱留守儿童、巡河行动、协助移民搬迁安置点社区工作等等,做出有力贡献。他还组织湄潭籍大学生前往湄潭各镇偏远乡村,了解脱贫攻坚一线的基本情况。通过这些活动,让大学生更深刻了解扶贫攻坚现状,并且参与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的工作中,形成较强的示范效应。

三、脱贫攻坚战 青年勇担当

送文化下乡 增强脱贫信心

他多次参与学校、学院组织的“送文化下乡”活动。在2018年1月,他自发在家乡河江村开展“党的十九大相关精神”系列宣讲3场,自制印发放宣传手册。2018年8月他又自发组建志愿服务队伍,前往铜仁市沿河县官舟镇贫困村爱心村开展助力脱贫志愿服务,为留守儿童、空巢老人、贫困户购买慰问品、书籍。开展入户走访共26户,播放爱国主义电影、纪录片,发放100余份宣传资料。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主题宣讲、知识讲座等等。2019年8月,组织团队赴从江县下江镇陇里村开展服务,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助力脱贫攻坚。他组织与当地人民群众联袂主题文艺汇演、2次巡回走村串寨调研、3项主题内容支教、4场专题内容大宣讲……为增强贫困百姓脱贫致富的内在动力,丰富贫困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升贫困地区文化建设水平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他还鼓励村民利用电商助力村寨发展,就如何更好发展产业、如何将电商的“互联网+”的思想应用到村各类产业扶贫当中来进行传授经验。以“智慧脱贫”助力脱贫攻坚,针对性安排知识讲座,普及相关知识,为当地村民解决了理论、技术难题。   

深山支教助学 营造希望爱心

作为从贫困山村走出来的大学生,他深知“扶贫先扶志,教育要先行”的道理。寒暑假、节假日,他似乎没有假期。他利用这些时间做了更有意义的事情。前往偏远地区开展体育、手工、音乐等课程,开展吟诵红歌和诗词大赛等,作为学子在努力继往圣绝学的过程中,他也在努力反馈。因此,他多次利用寒暑假,积极组织同学一起前往贫困村小学开展“助学·让青春闪光”支教活动,至今团队累计授课1000余课时,覆盖人数800余人次。例如2019年的陇里小学支教之行,他用热情与笑容让山里的孩子们切实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鼓励他们心怀梦想、努力学习。在今年和小朋友们的一次沟通中,得知孩子们有一个唱歌的梦想。他联系大山里的音乐课堂(简称“音乐课堂”)公益项目。该项目主要是为中西部偏远地区乡村学校和城市民工子女学校捐建音乐教室、研发特色艺术课程体系、开设特色艺术课程。让更多的乡村儿童有接触艺术教育的机会,增强美育熏陶,推动艺术教育公平,项目正在推进中。项目完成后,当地5所学校的孩子们的“音乐梦”也将会实现。

关爱困难群体 发扬传统美德

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等都是脱贫攻坚路上,需要我们去关注和关爱的特殊群体。他多次组织助力脱贫攻坚志愿服务队前往贫困地区开展活动。力所能及的生活物资、简单的陪伴,只为给山区的他们带去点滴温暖。2019年1月,他用自己勤工俭学积攒的3000余元,邀请老年表演队伍,前往所在地河江村、高台敬老院等地开展新春慰问演出。在敬老院的演出也是他“敬老院”之行的第9年。他说,九年来每年都经历着新面孔来,旧面孔去,心里蛮难过的。但在人生的最后时光,我能给予他们些许陪伴,心里非常开心。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有着很多不同,让人十分心疼。为此,他前往湄潭县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聋哑孩子们送上关爱,关心着他们的成长,至今还保持着联系,高中时期帮助的孩子有的已经升学了,心里感到特别欣慰。

同时,他在推普助脱贫的路上,也不断摸索前行着,通过自己筹资、自己设计海报以及教学资料。开展语音基础小课堂、师生联袂“大“舞台等,提高少数民族群众对推广普通话助力脱贫攻坚致富的认识、提升学习普通话的积极性。打破地区之间的障碍,抚平年龄之间的隔阂。让贵州人更好的站在中国舞台上大放异彩,让多彩贵州成为每一个贵州人的符号。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正是这种磨砺让这个大男孩不断成长、不断进步,取得如今的成绩。漫步溪山校园,书香满溢,在这个风华正茂的年纪里,他想要历经磨练、汲取知识、完善人格、丰富自我。行志愿长路,梦想在前,信心与努力相伴。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凭借岁月赐予的年轻臂膀,高举“五四”火炬,以满腔的热血,赤子之心投入到更多助力脱贫攻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的志愿服务工作中。让青春在奉献中燃烧,在燃烧中绽放耀眼的光芒!

[责任编辑:张洪涛]
信念引领奋斗成长奉献绘就青春色彩——第十五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候选人个人事迹冉诗学,中共预备党员,贵州大学音乐学院2017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担任贵州大学音乐学院戏剧系团总支副书记、学生会主席,贵州大学易班工作站站长、贵州大学网络电视台主播,湄潭县大学生联合会主席。《强国青年》观察团观察员、贵州省演讲研究会会员、贵阳市戏剧家协会会员。“艺心.益行”助力脱贫攻坚志愿服务团队发起人。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