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校动态  |  实践
【志愿服务】好故事塑造好人生,让“悦读”伴随终生
安徽师范大学 吴菂2020-09-12
安徽师大文学院五四爱心学校赴园丁、殷家山社区“以云为梯,悦读童心”线上支教团队志愿者,为社区孩童开展儿童文学教育课堂。

为让阅读走进社区孩子们的暑期生活,呵护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以云为梯,悦读童心”暑期实践团队联动芜湖园丁、殷家山社区开展线上儿童文学普及课。在开展的第八期儿童文学分享活动中,团队邀请到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张公善老师和他今年参加高考的儿子小张(化名)来为孩子们做一期有关儿童文学的课堂分享,意义非凡,成效显著。

1.jpg

邀请到张公善教授的线上儿童文学课堂 (安徽师范大学 张倩宁 提供)

有“恶”不是“恶”,向善化改之

在当今儿童文学创作圈里,关于“儿童文学中是否应该避免出现恶”的话题一直是一个热点问题。小张(化名)就这个时事问题来为这节课做了一个自然的开头。据了解,他认为“让孩子保持童真是正确的,但是也要让他们接触到真实的世界。只有他们真正知道了恶,在家长老师的正确引导下,孩子们才能向善。”为了让孩子们从文学作品中获得思考,小张(化名)给孩子们推荐了三位作家,分别是林格伦、凯斯特纳和刘慈欣。他的推荐理由是——林格伦和凯斯特纳作品浅显易懂,多通过善恶的对比来引导孩子们向善,适合正在探索学习的小学生们阅读。而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中的科幻因素与现实发展方向相接轨,是真正可以促进孩子们思考的文学,可以作为中学生的床边阅读书籍。

在结尾处,小张(化名)语重心长地呼吁各位小朋友“阅读,是应该伴随终身的。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收获知识,明白道理,这将会是你们一生的财富!”小张(化名)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孩子们推荐有益的儿童文学作品,屏幕对面的孩子们各个都听得十分认真,纷纷拿起纸笔记下了几个作者和其代表作品,看着孩子们对阅读表现出的极大兴趣,志愿者们感到十分欣慰。

好故事塑造好人生,为自由快乐而阅读

好故事塑造好人生,真正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是有着教育性意义的。记者了解到,这是志愿者们开展儿童文学普及教育课的初衷,更是张公善老师的殷切之语。据悉,张公善老师在课堂上,从什么是儿童文学,阅读儿童文学的意义以及如何阅读儿童文学这三个方面展开了细致的讲解,张公善老师认为“既有教育性又有趣味性,致力于儿童身心健康和谐成长,是协助其顺利进入并适应成人世界的风风雨雨”才是真正的儿童文学,并且他还强调儿童文学应当适合所有人阅读,而不是把范围困死在儿童区域里。

由于线上时间较短,张公善老师优中选优,为孩子们带来了三部经典的儿童绘本——《田鼠阿佛》、《世界上最大的房子》、《小小花国国王》。张公善老师对绘本细致分析,甚至还谈到了插画里细节变化的象征意义,面对生动有趣的彩色绘本,孩子们听得格外欢快,有时还会举手提出问题,张老师都耐心地为他们解答,知识的单向传递转化成双向接受,课堂气氛良好。

记者采访张公善老师选取这些绘本给孩子们分享的意义是什么时,张老师格外认真的告诉记者:“好的童书必然是储存着有趣、有营养的好故事的。我们也会在其中邂逅有智慧、有方法的好老师,也会遇见好朋友,了解你,温暖你,促你进步。”阅读儿童文学作品不应该是功利性的,而是为了充实自己去阅读,快乐阅读、自由阅读,这是张老师给孩子,也是给所有人的阅读建议。张公善老师希望所有人都能找到感动自己的那一本书,书中自有良师知音,这是最好的启迪与陪伴。

2.jpg

绘本《世界上最大的房子》里的插图 (安徽师范大学 吴菂 提供)

扛起爱的责任,守护童真世界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志愿者薛金珊在儿童文学课上为孩子们带了《小王子》这本关于“陪伴”的童书。志愿者介绍了书籍的创作背景、大致内容和书中的人物形象,展示了故事的主旨。志愿者薛金珊想通过《小王子》这本书让孩子们理解到爱与责任,爱一个人就要对他负责任,这是人与人交往的本质所在。志愿者希望孩子们都能保持内心的纯净世界,不要被世俗的功利所污染。在课间,霍子涵小朋友十分积极地分享了自己喜欢的故事片段和感悟,赵露同学也结合张老师所讲的绘本和志愿者分享的图书,谈起了自己对“爱与责任”的理解,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温暖令志愿者们感动不已。

3.jpg

赵露所写的关于“爱与责任”的小作文(安徽师范大学 胡莹莹 提供)

雨果曾说:“学会读书,便是点燃火炬,每一个字的每个音节都发射火星。”好的作品,是伴随终身的良师益友。生命不息,阅读不止,在这个夏天,让孩子们爱上阅读,志愿者以儿童文学作品为引领旗帜,带孩子回归最纯真的世界,为爱发声,唱响阅读的赞歌!


[责任编辑:张博宇]
安徽师大文学院五四爱心学校赴园丁、殷家山社区“以云为梯,悦读童心”线上支教团队志愿者,为社区孩童开展儿童文学教育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