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校动态  |  实践
【返乡调研】河南学子三下乡:奉献青春力量,助力脱贫攻坚
姚晓蝶2020-09-09
8月2日至8月12日,周口师范学院“奉献青春力量,助力脱贫攻坚”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成员返乡调研

为了解各地区脱贫攻坚进展和乡村新新建设,8月2日至8月12日,周口师范学院“奉献青春力量,助力脱贫攻坚”暑期社会实践团队队员在各自居住地展开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旨在锻炼青年自身实践能力,深入乡村基层,感受家乡变化,奉献青春力量,助力脱贫攻坚。

薪薪之火,青年团队

此次实践正处新冠疫情期间,团队成员无法回到学校一同参与活动,但这并不能够阻挡实践的步伐。团队各成员先在居住地进行踩点,寻找相关实践资源,填写报表,然后进行网络交流讨论,阐述各自的想法和观点。在紧凑而有序的前期工作准备下,团队“三下乡”正式拉开序幕。

团队成员各司其职,按照工作分配,收集材料,撰写稿件,剪辑视频,再到后期的整改、修剪,复杂而繁琐的工作,成员们依旧配合默契,做得井井有条。“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团队队员们身处各地,却总能在第一时间通过网络、视频等方式帮助队友,解答队友的疑问。

实践正在进行,脱贫持续进展

团队成员对居住地的村委会村干部进行采访,记录下对话中的重要信息,再上传到群内进行汇总。经过对各地区的采访汇总,实践队员了解到每个地区都有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对应的助力脱贫方案,相关的国家或地区扶贫政策实施情况较好,每年对贫困户都进行了相应的扶助。一些村庄都在为建设“新农村”做规划,基础路面维修、旧房新建、农村井水建设等这些村民生活必备设施都在一一改善,其中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裴城镇潘王村正在进行天然气工程。各个调查地区政府、干部成员都在为乡村脱贫,步入小康而不懈奋斗努力着。

在走访中,实践队员们深入基层内部,体验农事,与农民交谈,了解村内新新建设给他们带来的好处,关心乡村产业发展情况,并向经济困难户宣传国家扶贫政策和地方助力创业政策,带他们了解政策,了解创业就业方法,助力乡村脱贫。在与居民交谈中,队员们发现,大多数村民对地方政府十分信任和支持,频频夸赞干部成员。这表明地方政府对人民的爱戴,对工作的认真。

医疗、教育共行,努力共筑小康

在各地区进行实地调研后,实践队员总结:目前乡村医疗政策基本全面普及。乡村都有自己的卫生所,所内的基础医疗设备较为齐全,医用药物种类多,并且在不断完善当中。经调查了解,大多数乡村地区对签约的医生投有一些基础的医疗保障和社会保障。

活动期间,几位实践队员在各地居住地暑假班进行支教,在暑期的支教过程中,队员们了解到在生活水平较高地区,对于儿童教育十分重视,儿童接受教育的概率极高。这些地区的学校十分重视普通话的教学,基本上在幼儿园时期就进行了教学。但是在水平较低的乡村地区,仍旧存在儿童未接受义务教育的情况,了解其原因,部分是因为家庭收入问题,另一部分则是因为父母观念较为老旧引起的。在支教和实地了解调查中,实践队员们进行相关劝导工作和教育普及工作,希望能够让更多孩子感受课堂的美好,通过教育脱贫推进乡村脱贫。

在本次的乡村实地脱贫调研中,实践队员们感受到各自家乡的日新月异的变化,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和提升。多数居民已经将“温饱”关注点转移到“绿色食品”、“健康”和“养生”等关注点上,乡村行业也由原本的廉价劳动苦力模式转向较高价的技术机械模式,并从中衍生出新新产业,如旅游业等,居民收入开始稳步提升。地区的各项医疗政策的普及和基本保障体系的完善使得村民生活幸福感不断提升,同时许多地区政府开始加强儿童教育,重视教育脱贫,有发动大学生生源地贷款和高校贷款等助力学生接受教育,步入课堂。

此次助力乡村脱贫实践活动在周口师范学院“奉献青春力量,助力脱贫攻坚”社会实践团队的团结协作下,圆满结束。这是一次十分特殊的社会实践,实践队员们在过程中获得许多学校内所不能学到的社会知识和技能,激发了队员们内心中作为青少年的责任和使命。


[责任编辑:姚苗苗]
8月2日至8月12日,周口师范学院“奉献青春力量,助力脱贫攻坚”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成员返乡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