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疫情已逐步得到控制,离不开医护人员、政府、社会公众的共同努力。为了进一步学习抗疫精神,提高全民对援鄂医疗者的认知度,8月23日至8月26日,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星星之火三下乡小组深入群众调研,并于线上线下分别进行了青春战“疫“系列采访活动。
实践内容
线上与走访调查
通过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方式,星星之火小组成员段珂洋、杨静思对80名各年龄段的普通百姓进行了有关“是否了解本地区抗疫医务工作人员“的问卷调查。一共选取了”是否了解本地区抗疫医护人员的事例“、”最想了解医务工作者在抗疫中的那些情况“等八个问题。随后,段珂洋与杨静思这两名成员对所获得的调查数据进行汇总,整理出采访时所需要的稿件。

图为星星之火小组成员段珂洋整理调查数据

图为星星之火小组成员杨静思线下调查
人物专访,聚焦抗疫
①稷山县人民医院护士长郝红慧
星星之火小组成员孙梦玉多次与郝红慧护士长进行沟通交流,最终于8月24日选择线上对郝红慧护士长进行短暂采访。在采访过程中,郝红慧护士长向队员孙梦玉分享了她的心路历程以及深刻故事。她回忆说,当时她半夜临时得到通知,时间紧急,匆匆收拾行李就踏上了前往武汉的航班。经过专业培训后,便开始每天长达十余个小时的工作,这期间也会有体力不支,坚持不下去的念头,但一看到每张患者善良和渴望痊愈的面孔,一想到身后山西人民给予的厚望,便暗自激励:“不获全胜,绝不返乡。“
最令她印象深刻的事情便是她和骆阿姨日常的点滴。3月6日,一则“武汉六旬阿姨康复后急寻山西支援湖北医医务人员郝红慧“的热门话题冲上了微博热搜榜,引起了近700万的点击量。在队员孙梦玉谈及此事件时,郝红慧护士长说到:“我在重症医学临床工作了24年,目睹过无数患者在生死边缘挣扎,对人生的感悟非常深刻。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就应该尽心尽力救治患者,给患者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勇气,因为信心比金子更可贵。我希望自己是一束光,让患者看到活下去的希望。”

图为星星之火小组成员孙梦玉与郝红慧护士长交谈抗疫感受
②稷山县人民医院副护士长薛菊霞
星星之火小组成员关志燕于8月26日来到稷山县人民医院,趁着薛菊霞副护士长短暂休息时间,对其进行了简短的采访。在采访过程中,薛菊霞副护士长表示自己也是普通人民,也曾害怕被感染,但当她换好防护服,进入工作状态时,变换到护士这一角色后,便不在畏惧,只知道身后还有更多的患者需要被照料,自己哪里能退缩。
薛菊霞副护士长还和该成员分享了自己的心路历程以及深刻事件和人物:患者都格外的亲切,把自己当成亲人,在一起的一个多月时间里,我和患者们的关系不止于医患情谊,更是过命之交,我们相互给着彼此安慰和鼓励,也共同迎来了抗疫成功美好的春天!
在采访过程中,小组成员了解到:薛菊霞副护士长任职在感染病区,在接到医院前往武汉通知的前几天,就一直在单位忙工作。在接到通知后,也没有时间多想,收拾好行李便前往了武汉。

图为星星之火小组成员关志燕采访薛菊霞副护士长
弘扬精神,传播能量
星星之火小组成员樊雅婷在采访结束后,将采访资料进行汇总整理,撰写新闻稿,利用微信、微博、今日头条等网站和应用进行宣传。同时小组成员段珂洋、杨静思进行线下回复,提高群众对本地区抗疫工作者的认知与敬佩。

图为星星之火小组成员樊雅婷整理资料
“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抗疫护士们与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只为患者得到更专业的治疗和护理。有些事,只有经历过才会懂得各种滋味,体验过才会知道来之不易,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无数抗疫者们逆流而上,他们的每一次逆行,都是为了一份守护;每一声叮嘱,都是为了一份安宁。他们是最可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