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校动态  |  实践
【理论宣讲】器官捐献,让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延续
广东医科大学 梁安淇2020-08-25
8月5日-8月8日,广东医科大学遗爱器官捐献宣传志愿服务队员分别前往中山市与茂名市以宣传器官捐献和医学科普的形式开展三下乡活动,向两地市民宣传介绍器官捐献及器官养护的医学知识,提高市民对器官捐献的接受度和认识程度。

8月5日-8月8日,广东医科大学遗爱器官捐献宣传志愿服务队员分别前往中山市与茂名市以宣传器官捐献和医学科普的形式开展三下乡活动,向两地市民宣传介绍器官捐献及器官养护的医学知识,提高市民对器官捐献的接受度和认识程度。

“其实最初听到‘器官捐献’时我是真的被吓到了,但在听了你们的讲解后我才知道它让很多不治之症变得可以被治愈,也为疾病的研究和治愈做出极大的贡献。”此前对器官捐献话题有所抵触的王先生在听了志愿者的讲解表示。

他觉得应该通过电视台、报纸等媒介大力地宣传正确的器官捐献知识,让更多人了解它,这样也能够让对它存在误解的人明白器官捐献存在的意义,让群众不再谈“器官捐献”变色。“器官捐献让逝去的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得到延续,它不应该被所大家误解。”王先生说。

image.jpeg图为队员给市民介绍器官捐献和器官养护的相关知识

遗爱服务队于中山市市区内开展“爱的接力,让生命延续——器官捐献,我愿意!”科普宣传活动,向过往路人介绍器官养护和器官捐献。活动划分为“生命之旅”、“生命之光”和“生命接力棒”三大板块,市民们能在此体验双目失明或双耳失聪时的真实处境,或了解学习更多器官养护和器官捐献的知识。队员们在活动会场周边给过往的市民派发印有器官养护及器官捐献相关介绍的宣传册,并给市民讲解相关内容。

遗爱服务队还前往茂名市,以医学科普的形式向当地三至六年级的小朋友们科普护牙和养肺小知识,以让其了解人体器官的运作,并意识到保护自身器官的重要性。志愿者们用矿泉水瓶自制的“肺”模型模拟人体肺的呼吸作用,向小朋友们讲述牙齿和肺患病时的症状及一些养护技巧。

image.png图为队员用自制的模型模拟肺的呼吸作用

“通过给小朋友们上课,我更明白器官保护对于我们而言有多重要,也更能够深切感受到那些失去某些器官的人生活会是多么的不容易。”志愿者林梅燕在义教活动结束后说,“器官捐献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个‘重生’的机会,社会上还有很多人不了解器官捐献。我们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我们还是希望用绵薄之力进行器官捐献的科普。”

陈树立是中山市人民医院器官获取组织的器官协调员,他认为,成为一名器官捐献协调员是很有意义的。“器官协调员就是每天重复做某件事情,压力确实比较大。但每成功适配一次,就可以让一个甚至多个即将破碎家庭重新汇聚在一起,也能让那些深陷绝望的患者获得一个重生的机会。”陈树立谈到,自己就像一个“生死摆渡人”,“为逝去的器官捐献志愿者和身染恶疾的患者之间建起一座生命的桥梁”。

image.jpeg

图为陈树立老师回答队员的问题

据了解,中山市在器官捐赠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2017年中山的百万人口捐献率高达10.6,于2018年中山市共完成器官捐献13例,捐献器官47个。而茂名市的下乡地点相对中山市而言市民对于器官养护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较低。队员们给路人介绍器官捐献,向小朋友们科普器官相关知识,向器官协调员了解背后故事,无一不展现了当代大学生优秀的精神品质和风貌,对器官捐献事业的推动和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责任编辑:杨虹 王泽浩(实习)]
8月5日-8月8日,广东医科大学遗爱器官捐献宣传志愿服务队员分别前往中山市与茂名市以宣传器官捐献和医学科普的形式开展三下乡活动,向两地市民宣传介绍器官捐献及器官养护的医学知识,提高市民对器官捐献的接受度和认识程度。